登录
首页 > 博客圈子 > 省委书记的座上宾“杭州六小龙”

省委书记的座上宾“杭州六小龙”

发布时间:2025-02-14 13:41:16 发布用户: 15210273549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新春开工以来,不少省市主政官员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新科技的拥抱。2月5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表示,华为以领先的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深度求索(DeepSeek)以不怕虎的勇气锐气撼动美国人工智能巨头、产生连锁效应,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中国已经显示出引领时代浪潮的全新气象,广东更应该在百舸争流中奋力争先。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指出,最近,杭州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推出一款人工智能模型火爆全球,这表明人工智能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广西不能妄自菲薄、行动迟缓,而是要站在时代前沿去捕捉机会,加快推进数字广西建设,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力争在新领域新赛道迎头赶上。

在蛇年新春第一会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提出,“杭州六小龙”在海内外出圈,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力量”。这一现象在杭州集中涌现绝非偶然。他认为,这一现象出现在杭州,很重要的原因是杭州良好的创新氛围、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继而,这位履新南京不到三个月的主政者提出,只有在营商环境上抢占高地,才能在区域竞争中跟上步伐。

多地鼓励创新、拥抱创新,并非偶然。

近日,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全文陆续出炉。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2025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新”字频现,纷纷绘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以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几乎成为各地新一年工作的“必修课”。

“新”的发力方向在哪里,关键词有哪些,实现路径是如何规划的?澎湃新闻梳理了各省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内容,归纳呈现各地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领域的布局方向及重点工作安排。

创新激励

激励创新,从源头提升生产力的“新”。

从2025年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看,多省份提出,通过赋权改革及收益分配机制的优化,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

天津提出,充分调动各类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自主权。陕西提出,推进“三项改革”拓面提质增效,提升资产单列职务成果转化率,完善先使用后付费机制,推动成果收益分配向研发和转化人员倾斜。辽宁提出,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创新要素一体化配置。推进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平台建设全面发展。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收入分配、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等改革,让各类人才专注科研、专心创造。湖南提出,落实“两个70%”激励政策,深化科研经费“包干制”等改革,赋予科学家更大自主权。河南提出,改革省级科技计划体系,完善省级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全面推开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单列管理改革。

“创新的核心是人才。赋权与收益分配机制的优化,能更有效地调动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尤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研人员的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匹配异常重要。”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钟辉勇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一平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建议,用法律形式将赋权与收益分配机制予以确定,在科技创新领域建立容错纠错和免责机制,鼓励科学家企业家勇于创新,用制度改革来保障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收益,在科技界和产业界形成良好预期。

此外,创新的激励,离不开产权的清晰界定。多省份提出,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护创新、激励创新和促进创新。

福建提出,突出成果转化,推动出台《福建省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用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和转化尽职免责等机制,探索“先使用后付费”“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等模式。广东提出,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四川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运用,建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

吴一平表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是主动对标国际经贸规则,探索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机制创新。对于市场经济发展中涌现的新型要素比如数据,要尽快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工作试点,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Copyright 2005-2025 王晨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516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