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博客圈子 > 哪吒出品方市值暴涨超500亿

哪吒出品方市值暴涨超500亿

发布时间:2025-02-11 17:07:22 发布用户: 15210273549

2025年春节档,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以摧枯拉朽之势刷新了中国影史纪录。截至2月7日,其票房已突破67.9亿元,超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全球单一市场票房纪录,并剑指百亿大关。这场票房盛宴的背后,不仅是内容与市场的胜利,更是一场资本与产业格局的深度博弈。

票房神话:从破纪录到全球登顶**

《哪吒2》自1月29日上映后,仅用9天便以58亿元票房超越《长津湖》,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其单日票房连续逆跌、排片占比超50%的现象级表现,被业内人士称为“虹吸效应”——同期上映的《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等真人电影均被压制,部分影片排片甚至不足5%。灯塔与猫眼两大平台预测其最终票房将达98.4亿至108.5亿元,有望成为全球首部单一市场票房破百亿的电影。

资本赢家:光线传媒与导演饺子的“双赢局”

1. 光线传媒的股价狂飙

《哪吒2》的主要出品方光线传媒成为最大受益者。影片上映后,光线股价连续两日涨停,市值暴涨超百亿元,创下近四年新高。据公告,截至2月4日,《哪吒2》上映7天已为光线带来9.5亿至10.1亿元营收,远超其2022年全年收入。若票房突破百亿,光线净利润或达15亿元以上。

2. 导演饺子的财富跃升

导演饺子不仅是创作者,更是资本操盘手。其控股的可可豆动画与自在境界两家公司占据《哪吒2》出品方的前两位,与光线系公司的投资比例约为5:5。按票房分账计算,若总票房达100亿,片方可分账约40亿元,扣除成本后净利润或超35亿元。凭借持股比例,饺子个人收益或突破10亿元,远超外界猜测的1亿元导演分红。

分账逻辑:从票房到衍生品的全产业链掘金

1. **票房分账模式

中国电影分账规则中,总票房需扣除5%电影专项基金和3.3%营业税,剩余部分由院线(约50%-57%)与片方(约35%-40%)分配。以《哪吒2》预测百亿票房计算,片方收入约40亿元,对比5亿元的制作成本,利润率高达700%。

2. **衍生品与IP运营

《哪吒2》的资本版图不止于票房。影片上映前已与蒙牛、泡泡玛特等12个品牌达成联名合作,衍生品销售额突破1亿元。其中,泡泡玛特的天生羁绊系列手办一度售罄,发货排期至6月。IP运营的成熟,标志着中国电影从单一票房依赖向全产业链盈利模式的转型。

行业启示:电影工业化与风险集中化

《哪吒2》的成功暴露了中国电影的两面性:

- **工业化突破**:影片以媲美好莱坞的视效技术(如单部特效量相当于2-3部普通动画)和严密的故事逻辑,证明国产动画已具备工业化生产实力。

风险集中化,光线传媒未对外出售投资份额,独自承担高风险的同时也垄断了高收益。这种“押注头部”的策略虽短期获利,却可能加剧行业资源向少数IP集中,挤压中小成本影片的生存空间。

《哪吒3》《敖丙传》已进入筹备阶段,“哪吒宇宙”的雏形初现。然而,过度依赖单一IP的风险亦不容忽视。2024年电影市场的低迷曾让行业陷入“影视寒冬”的质疑,而《哪吒2》的爆发虽提振信心,却也凸显优质内容的稀缺性。若未来无法持续产出高质量作品,资本狂欢或将成为昙花一现。

《哪吒2》的百亿征程,既是中国动画电影的里程碑,也是资本与内容共谋的典型案例。它证明了“内容为王”的永恒定律,但也警示行业:唯有构建可持续的工业化体系与多元化创作生态,才能让“百亿时代”真正成为新常态。

Copyright 2005-2025 王晨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51637号-1